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0-11
點擊次數:127
中小河流水文監測預警系統:智能診斷與遠程維護保障系統運行不中斷 JC-SW2 山東九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抗惡劣環境的硬件設計
前端監測設備(如雷達水位計、翻斗式雨量計)采用防雷、防水、抗腐蝕材質(防護等級IP66/IP67),可在暴雨、雷電、高溫、嚴寒等極水位端天氣下穩定工作(如-30℃~70℃環境溫度范圍)。例如,雷達水位計采用非接觸式測量,避免洪水期漂浮物、泥沙堵塞導致的故障;翻斗式雨量計內置自清潔機構,減少樹葉、灰塵對數據精度的影響。
供電系統采用“太陽能+蓄電池+市電"多模式互補,偏遠地區依賴高效太陽能板(轉換效率≥23%)和長壽命鋰電池(續航能力≥30天陰雨天氣),確保無外接電源時仍能持續采集數據。

分布式監測網絡覆蓋盲區
在中小河流流域布設高密度監測站點(如每5~10公里1個),覆蓋源頭山區、中下游村鎮等關鍵區域,避免因單點設備故障導致數據缺失。系統支持“主備測點自動切換",當某站點異常時,鄰近站點數據可臨時填補監測空白,保障流域整體水情可控。
設備狀態實時監控與異常報警
系統內置設備自檢模塊,實時監測傳感器精度、電池電壓、通信信號強度等參數,當出現“水位計故障"“電量低于20%"“數據超30分鐘未更新"等異常時,自動向運維平臺發送告警信息(如“XX站點電池電壓3.2V,需及時更換"),支持遠程診斷故障類型(硬件故障/通信故障),減少現場排查時間。
支持“遠程參數配置",運維人員可通過平臺調整數據采集頻率(如從10分鐘/次加密至1分鐘/次)、預警閾值等參數,無需現場操作,尤其適用于汛期應急調整。
低功耗設計延長設備續航
水文遙測終端采用超低功耗芯片(待機電流≤5mA),通過“動態采樣"技術自適應調整工作模式:非汛期按常規間隔采集(如1小時/次),汛期或降雨時自動加密(如1分鐘/次),在保障數據時效性的同時降低能耗,減少維護頻次(年均維護次數≤2次)。